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ichicreate
- 2024年9月21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10月6日

过去几天,网上不乏有良知者,引用鲁迅华盖集的“抽刀向更弱者“的话,来痛骂这些"孱头"。但看到后面评论中,哪些动辄成百上千的,对凶手的庇护乃至点赞。才真正让人觉得背脊发凉。
人性已经沦落至此吗?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现代社会,任何戕害儿童的行为,即使在极端的交战状况下,也都是不可原谅的,倍受非难的行为。
在一个和平的社会,光天化日,戕害孺子,如此践踏文明和法制的恶魔,居然变成了它们的"英雄”,那它们又算什么?
歌德说,“民族仇恨有些奇怪。你会发现在文化水平最低的地方,民族仇恨最强烈。”(《歌德谈话录》)
但民族仇恨与戕害孺子之间,还是存在有一道鸿沟,因为人之为人,应该还是有“恻隐之心”的。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,人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之心”((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)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)
而且,即使文化水平极低的人,也有最朴素的,令人感动的仁德。如收养日本战争孤儿的东北老乡,很多人目不识丁。相反,在现代社会、很多所谓的高知们,却早已德术分离,与高尚无关久矣。
孔子说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耶稣说“己之所欲,施之于人”。 道理明明白白,无论东西。
我们究竟想要什么?或者,我们究竟不想要什么?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