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学国学有什么用?

已更新:2024年11月9日

昨晚听了一场台大傅佩荣教授的直播。


傅先生可以说是现在国内最受欢迎的国学讲师。著书过百,读者听众更是数以亿计,仅喜马拉雅的听众据说已有数千万之众。其演讲辞畅理融,加之态度谦逊,举止儒雅,即使在一众国学名师中也显得“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”。(而国内的一些所谓的国学名师,或许学术不差,但不是盛气有余,就是用语粗鄙,更甚者国骂不断,陋习不改(比如课堂当众吸烟等,还觍然谓真性情,实在有缺家少教之感,令人兴致全无)


近两个小时的答疑解惑,傅先生引经据典妙答频出。其中有一个便提到了学习国学的用处。


傅先生认为,学习儒家和道家首先可以使人快乐


儒家强调真诚。


是故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


“诚”,朱熹认为是“实实在在的样子”。后来,中庸中将思诚者改为了“诚之者”。意为让自己真诚。只要真诚,内心就有力量让你来做该做的事情。


诚者,物之终始,不诚无物;是故君子诚之贵。《礼记•中庸


即,诚是万物的根本,没有诚就没有事物的存在。


而诚需要人们在行为与言语两方面的修养。


一、在行为上、要“闲邪存其诚”(闲:防备,禁止。即要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)


二、在言语上、要“修辞立其诚”(《易传·文言传》)


其实,真诚看似不易,但却是脑力成本最低的一种生活方式。芒格曾说:诚实总是比较简单,因为你不必绞尽脑汁去记忆自己的谎言。这会给你的大脑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脑力活动,这样它就可以集中精力在更加有用的事情上。


一个人如果做到真诚,表里如一,那么他就很容易自信。一个人如果自信,他就很容易快乐。


而道家则强调真实。


虽然和儒家的真诚有一字之差,但格局更大。这里的真实不仅包括了儒家人类社会的真实(包括人的真诚),还包括了宇宙万物的真实。一个人如果相信真实的东西,就会容易觉得活得很自在。


儒家让人有自信,道家让人有自在。


一个自信又自在的人活在世界上, 不可能不快乐。至少没有不快乐的理由。


ree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